学科教研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研究 >> 学科教研 >> 历史教研 >> 论文赏析 >> 正文
论文赏析

培养高中生史学品格初探

2020年03月19日 09:00  点击:[]

培养高中生史学品格初探

张宗立(重庆市沙坪坝实验中学校,重庆,400030)

  要   史学品格包括求真精神、贯通意识和批判思维,其形成与发展对培养和提高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休戚相关。本文基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探究,从三个方面凝练出培养学生史学品格的路径与策略:一是凸显史证意识,培养求真精神;二是增强时序观念,培养贯通意识;三是精选典型议题,培养批判思维。

关键词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史证意识,时序观念,典型议题,三大史学品格

“高中历史作为一门史学课程,必须让学生领悟具有历史学特征的学术品格,我们可称之为史学品格。它包含史学中求真的精神、贯通的意识和批判思维。”史学品格的形成与发展对学生拓展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树立、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历史观至关重要,将终身受益。

一、凸显史证意识,培养求真精神

历史,广义上指一切事物已往的运动发展过程,狭义上指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进程,具有过去性、过程不可逆特点,这特点便决定了后人必然本着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去感知,理解。求实是历史学的生命,求真是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的基本目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历史学“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探寻历史真相,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历史课的本质内涵是求真,求真就是要详细占有材料,研究事件是怎样发生的,经过及结果如何,一点一点地核实,把事实真相反映出来,尽可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是历史课堂的真谛所在。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就必须坚持历史求真;唯有求真,坚持实事求是,历史教学才能具有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教育意义。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应采用相应策略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强化史证意识,培养求真精神。

“史证”主要指在拥有史料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论证、严谨的思辨、合理的推理来还原历史真相的过程。史证意识即历史的证据意识,在探究某一史实或分析某一史论时,能够严格遵循“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原则。“史”指“史实”或“史料”,“论”指“结论”或“理论”。对高中学生而言,“史”就是要求他们掌握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等史实以及练习、考试卷呈现给他们平时无法接触,须用它来论证和探讨问题的材料;“论”主要包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影响经济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历史史实,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以及文明史观(注重从文明演进的角度阐释历史进程)、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将人类社会的历史看作一个整体、动态的发展过程)、近/现代化史观(强调以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生态化史观(强调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去认识历史)、社会史观(注重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的事件)、革命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来推动社会演进)等新史观。如2018年全国课程标准文科综合卷Ⅰ第25题:

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下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已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藩镇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在平常教学中,一旦谈及唐末藩镇割据时,学生便会快速地再现出:由于唐朝在全国范围内设置了节度使,导致地方拥兵自重,造成社会动荡,威胁中央集权,形成五代十国分裂局面,最终导致唐王朝灭亡。而本题以张国刚教授对唐朝藩镇的研究成果为背景材料,考查藩镇的客观作用。如果不认真阅读、理解材料,仅凭记忆在脑海里的教材知识、结论来解答,要选出正确答案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就必须本着求真精神,坚持材料第一,论从史出,认真研读、分析材料,方可准确解答,得出符合题意的D选项。

二、增强时序观念,培养贯通意识

“通”是历史学的核心价值诉求。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海德格尔在《存在于时间》一书中指出“历史意味着一种贯穿‘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事件联系和作用联系。”历史是在时间的长河里发展的,历史事件不仅是在特定的时间发生,而且有先后顺序。时间是构成历史事件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是历史前进的标尺、历史的载体与灵魂、历史学习的第一要素,时间从纵向反映着历史事物之间的先后顺序和因果关系,是能够贯穿全部历史事物的唯一线索。康德指出:“世界在时间上是有开端的,在空间上也是有限的。就历史现象而言,社会经济形态的更替,历史事件的发生与演变以及历史人物的活动都有一定的联系性,总是后承于前,不断地更新并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进行着,这就是历史的时间性。”聂幼犁教授认为:“时间或时序不仅是历史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正确反映、表达客观历史不可或缺的基本坐标。”《课程标准》指出“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它虽然淡化了历史教学的专业性,增强了其人文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功能,减轻了学生背诵历史大事年表的负担,只要求学生掌握重大历史事件的特征及其发生的先后顺序,对大多数历史事件而言,其发生和结束的准确时间并不作严格的记忆要求。但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现实中,学生时序性不强,混淆、错乱现象非常严重,成为其认知结构的“短板”。从2017年伊始,教育部考试中心每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均明确要求高考历史命题“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故在教学时需要教师通过采取灵活多变、实用的方式来增强学生时序观念,培养其贯通意识。如在学完现行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Ⅲ第一单元/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后,可采用:

先让学生自主复习,牢记其核心知识;再给出如下的演变时间轴,让学生填写。

 

 

 

 

 

学生通过填写时间轴:第一,清楚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第二,明晰了儒家思想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及其鲜明的时代特色:春秋战国——创立和发展,受统治者冷落;西汉——改进成为正统,处于独尊地位;宋明——转型和成熟,发展到理学,正统地位依然如故;明清——批判继承,正统地位受冲击,但仍占统治地位。第三,从时序上贯通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基本线索、厘清了联系: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形成开始,到汉武帝时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再到魏晋南北朝三教合一,宋明理学的发展,直到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各阶段之间前后联系,体现与达到“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的要求。第四,更深刻地理解了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思想文化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经济、政治生活的反映。

三、精选典型议题,培养批判思维

批判思维是一种不同平常的独立思维,是对原有事物的一种再思考,它包括质疑与批判、求同与包容。“由于个人所处的历史条件、社会经济地位、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差异,以及史料的局限等因素,对历史的认识往往各不相同,会得出各种各样,甚至截然相左的结论”“即使同一史观的历史学家,也会因时代不同、条件不同,写出内容不同的历史作品。”《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和证据意识在新情境下对历史进行探索,拓展其历史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考试大纲》明确要求历史学科“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学历史教科书因受篇幅、学时等限制,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很难得到详细的论述,而这极有可能导致学生对历史问题解释出现片面性。现实中毋容置疑、不可争辩的一个事实是高中学生普遍欠缺甚至缺失批判思维。在历史教学中,不能完全照搬照抄教材的结论或观点,应通过精选典型议题,对现有的历史信息,深入挖掘其中的价值,突破思维定势,培养批判思维。如在学习现行人民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第一册专题三第二课《辛亥革命》时,可选用教科书中“史学争鸣”“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而失败;有人则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你赞成哪种看法?”这个议题实际上既涉及对辛亥革命的最终评价——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又是目前辛亥革命史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具体做法是:

首先,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工具书,给学生介绍查阅的书名,从网上获取信息、下载资料及学生自主查阅等四种途径搜集资料,因为占有大量资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其次,指导学生仔细辨析所搜集的资料;再次,引导学生进行论证;最后,部分学生提炼出这样的论题——辛亥革命成败并存,并论证道:辛亥革命失败主要表现在:没有发动、依靠广大农民群众摧毁封建势力,实行土地制度改革;不愿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皇帝换成了大总统,中国仍是半殖民半封建国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辛亥革命成功表现在: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推翻了统治中国长达260多年的满清封建统治,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中国开始实现“从君主到民主”的转变,社会开始转型;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据有关资料统计,1912—1916年间公布的发展实业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共有86项之多,内容包括矿业、农林、工商、渔业等,在不同程度上解除了原来清政府的若干束缚。

求真精神、贯通意识、批判思维三大史学品格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求真精神是目标,贯通意识和批判思维是达成目标的方法。笔者经过探索,总结出史证意识、时序观念和典型议题是我们为培养学生史学品格提供的“锚点”和搭建的学习“支架”。通过这“锚点”和“支架”使三大史学品格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