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元素周期律(2)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3.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即透过现象看本质,宏观与微观相互转化等。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教学过程】
引入:上一节学习了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均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而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结构决定的,那么,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否也将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讲述:首先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可以从它的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以及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来判断。如果元素的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容易,而且它的氢氧化物碱性强,这种元素金属性就强,反之则弱。而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以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或跟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判断。如果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或者它跟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容易且稳定,这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就强,反之就弱。下面我们用实验来说明问题。
实验:研究11~18号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情况。
学生分组实验1:钠、镁和水的反应。要求学生对比实验现象的不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它们金属性强弱顺序。
学生分组实验2:镁、铝与酸的反应。要求同上。
教师评价小结:列表对比钠、镁、铝分别与水(或酸)反应的情况,氢氧化物碱性的强弱。
演示实验: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产生白色絮状沉淀,然后把沉淀分成两分,分别加入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写出指导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讲述:像氢氧化铝这样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的氢氧化物,叫做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铝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是氧化铝,它在一定条件下,也是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因此它属于两性氧化物。指导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以上说明铝虽然是金属,但是已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
提出:那么对于14~17号元素呢?
讲述:通过列表对比的方式展示元素性质的递变。
小结:通过11~18号元素性质的变化中可以得出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如果对其它元素也进行同样的研究,也会得出类似的结论: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板书:二、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简述: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史,对学生进行化学史的教育。
提出:元素周期律的具体体现形式是什么呢?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作业】
【教后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