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改革 >> 正文
教学改革

地理学讲课堂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018年04月17日 16:38  点击:[]

地理学讲课堂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鞠贵品

自从2013年底徐州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大力推进“学讲计划”以来,各校都在轰轰烈烈地实施课堂教学改革,试图打造“学讲课堂”,力求课堂教学中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进去”,再通过同伴互助的“做、讲、练、教”方式,用所“学进去”的知识帮助同伴解疑释难,解决问题,达到“讲出来”、“教别人”的目的,从而提高全市的教育教学质量。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让学生“自己学”、“自己讲”,看似课堂很热闹可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收获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既能让学生“学进去,讲出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呢? 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进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提供视觉图像,联系生活实际,引起学生的觉察与注意,刺激学生的某种需求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成为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积极主动的开展学习探究活动,以获取更多的知识与信息,达到“学进去”。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应洞察学生的心理,适时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引入课堂,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与表达的空间,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维持,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总结,让学生体会到获得知识的成就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持久。总之,地理学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

学生是否已经“学进去”,最好的检测是让学生“讲出来”教会同伴和他人。

二、教师要教会学生“讲出来”“教别人”

首先,教师要用心设计问题情境,追求探究活动的有效性。问题是贯穿学讲课堂教学过程的主线,恰当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启动思维,积极探究,获得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使其感受到探究中增长知识的喜悦。

其次,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竞赛、评奖等方式增强学生想“讲出来”的意识,激发学生要把所学的知识“讲出来”的欲望。在学生“讲出来”之前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时,教师应走到学生中间去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特别是要参与到比较弱的小组或学生旁,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与帮助,提高他们讲出来的信心和学习兴趣,也能夯实所学的地理知识。

再次,培养学生学会“讲出来”的方法和技巧,老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要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老师是如何讲解某一知识点的,教师要有好的示范、积极引导,不断提高学生“讲出来”的水平和能力。也能提高学生对同伴讲解问题的信任度。

第四,老师要给学生搭建“讲出来”的平台,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让学生有更多“讲出来”的锻炼机会,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个性,鼓励学生积极创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逐步培养学生自动、自觉,把自己“学进去”的知识,有条理的“讲出来”,“教别人”,深化巩固学习成果,从而使所学知识得到内化并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学习的状态,对于不认真学习甚至说话、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时要及时管理,加以制止。教师要仔细聆听学生讲出来的内容,对学生的错误要及时纠正、讲清楚,不让学生掌握模棱两可的知识。

三、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古语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教人以渔终身受益,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自学导读,有目的的学习;图文结合,善用地图;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科学记忆重要的地理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

四、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堂检测和自悟小结

学生的学会到知识的精确掌握,到知识的熟练运用,再到考试时的知识再现还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老师通过课堂检测,让学生“学进去”的核心知识及时再现出来,既能诊断当堂学习效果,评估学生学习的进展和学习成就,也能指导学生查漏补缺,达到及时复习,不断强化,防止新学知识的大规模遗忘,做到当堂巩固。通过自悟小结将“学进去”的核心知识自主建立知识结构,领悟学习成果,使所学知识又一次得到复习巩固,也能增强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自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不可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活动和教学过程,并注重学法指导,重视课堂检测和自悟小结,促进其学习的有效性,达到较高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