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部门主页 >> 工会之家 >> 正文
工会之家

捍卫历史记忆是为了捍卫历史正义

2024年12月13日 09:04  点击:[]

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反对篡改历史的立场坚定不移,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实现民族复兴的决心坚定不移,中国人民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意志坚定不移。让真相抵达更多人,以正义感染更多人,这才是对历史最好的铭记。

今天是第十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草木含悲、山河垂泪,庄严祭奠寄托着人们的悲怆与追思,警示我们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1937.12.13”!侵华日军野蛮入侵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灭绝人性的屠杀惨案。日寇进入南京后的6个星期中,平均每12秒就有一个中国人丧生屠刀之下,30多万中国平民和战俘遭到有计划地残忍折磨和血腥屠杀。87年过去,时间从未抹平伤痛,更不会湮没真相。“万人坑”的累累白骨,展现着铁证如山、不容篡改的反人类罪行,南京城墙上依旧清晰的弹孔,是刻在中华儿女心头永远的伤疤。

抗战是中国人苦难深重的血泪史,更是一部写满英勇与大义的抗争史。早在德国闪击波兰、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中国就开始独自抗击日本法西斯,是二战参战时间最早、作战时间最长的国家。14年间,中华儿女抛头洒血,挽救民族于危亡之际,让“中国必败”的预言不攻自破,向全世界宣示了正义的力量。“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年复一年的国家公祭向世人宣示,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反对篡改历史的立场坚定不移,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实现民族复兴的决心坚定不移,中国人民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意志坚定不移。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今天,我们仍以最沉痛的心情重复这段往事、以最庄严的仪式祭奠受难同胞,是对暴行的愤怒控诉,更是因为抗战史饱含着这个国家涅槃重生、一路走来的艰辛求索,蕴藏着这个民族历经磨难而始终不衰的精神密码。时至今日,世界还是很不太平,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阴魂不散,局部冲突硝烟四起。捍卫和平,依然任重而道远,居安思危,依然是安邦定国之要。

“只有人人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有希望。”然而,长期以来,日本国内总有一些势力不断为侵略历史翻案、践踏国际法理,将南京大屠杀弱化为“南京事件”,某些政客更年年“拜鬼”,公然为军国主义“招魂”。在国际舆论场上,西方叙事也在不遗余力将整个东方战场边缘化。无论是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细菌战等侵略者的暴行,还是中国血洒疆场的大小会战,都不同程度遭遇“遗忘危机”。每当关于中国的抗战史料掀起热议,总有外国网友表示震惊,“自己从未听说过”,某些社交媒体更曾以“血腥”“内容敏感”为由对相关图文进行删帖、封号。正如《中国,被遗忘的盟友》一书作者、历史学家拉纳·米特所指出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对二战中有贡献的盟军的认识,有着巨大的偏差,中国的伟大贡献,随着亲历者的离世而被忽视和遗忘。”

某些人给战争记忆贴上封条,或将史书重新涂抹,或稀释公理道义,或歪曲历史定论……与其说是“失忆”,不如说是“故意”。二战之后,中国成为西方对东方冷战的对象之一,西方故意漠视、矮化、贬低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作用,并通过夸大自身贡献,塑造英勇无畏、拯救世界的形象,以期赢得国际声誉并巩固霸权地位。尽管冷战已结束多年,诸多证据也得以“重见天日”,但那些在冷战时期形成的观察国际事务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框架并未消失,反而随着国际政治结构性矛盾的上升更加凸显。一些人不停强化地缘竞争、拉帮结派,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偏袒所谓的“利益阵营”,本质上还是通过重塑或篡改历史记忆达到解构主流、服务私利的目的。

张纯如在《南京大屠杀》一书中写道,“除非有人促使世界记住这段历史,否则悲剧随时可能重演。”要守护和平,就必须捍卫历史正义,就必须冲破叙事霸权,由我们自己讲述、解读自己的历史。从拓展文物挖掘范围,到寻找各国亲历者,再到无数民间力量搜集证据……近些年,更多人以自己的方式参与了这场“保卫战”。特别是在具象的还原、定性的评价之外,也有很多在史实与情感之间找到契合点的鲜活表达。比如,国产影片《里斯本丸沉没》在多个国家公映,以文艺为载体“打捞”中国舟山东极岛附近海底的“死亡之船”。主创团队寻访英、美、日、中核心当事人及后代,全方位反映了二战中日军的暴行、英俘家庭的创伤、舟山渔民的义举,坚定地向世界讲述了中国故事。面对全新的外部环境和传播生态,要继续在史料支撑上牢固建立中国抗战“史识”,以世界视角构建更多关于和平的共识。

“南京碇泊场”照片首次曝光,《关于上海、南京的防空设施》原始文件入藏……越来越多铁证不断从时间的尘埃中露出真容。从历史向未来,让真相抵达更多人,以正义感染更多人,这才是对历史最好的铭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