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 通史复习建构
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
专题1 先秦时期
整体感知
■时空框架
夏: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夏朝大约存在了470余年。从禹开始,共历14世17王。各方面资料证明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是夏王朝的主要占有地。
商: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商朝大约存在了600余年。商王朝的统治区域分为直辖区(王畿)和势力范围区两个部分。王畿区不出今河南、河北及山东一带。商王朝的势力范围区很不稳定,从考古学对商文化分布的研究看,商朝国家控制的整个地区十分广阔,可能东至大海,西至陕西西部,南跨长江流域的湖南和江西,北抵山西中部,东北到辽宁,西南至四川。
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共有276年的历史。西周王朝的统治区域,东至海,东北至今河北北部及辽宁南部,北至山西北部,西北至陕西中部,西至甘肃东南,西南至汉水流域上游,南至汉水流域下游的湖北及长江中下游的江西与安徽南部,东南至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这一时期周王室衰微,只能控制都城附近的地区。宗法制和分封制遭到破坏,各诸侯国为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间进行战争。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韩、赵、魏、楚、燕、齐、秦七国争霸。
■阶段特征
先秦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
政治上:(1)国家产生和完善。①最高统治权力传承秩序确立和完善。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到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传承制度臻于完善。②地方管理制度产生和发展。夏、商时期初步建立了地方的管理制度。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这种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政治制度,把国家管理与血缘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中央和地方权力秩序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和各国变法,打破了旧的权力秩序,分封制逐渐崩溃。分封制的崩溃反映了宗法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下降,在国家管理中的作用减弱,但在中国封建社会基层社会管理中仍然发挥重要作用。
经济上:(1)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青铜时代发展到铁器牛耕,农业耕作方式不断改进并趋于成熟;土地制度经氏族公社公有到夏、商、西周时期的国有制(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得到发展,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3)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思想文化领域:上古时期的思想文化反映了我们的先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看法,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反映。“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文学领域,诗歌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数学、天文学等领域也有所建树,具有浓厚的农耕文明的特色。
说明:整合的知识点,除标出具体教材出处外,其它都是几套教材共有的内容。 |
复习指导
■知识整合
一、远古时期
1.政治文明历程
实行禅让制:民主推行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的制度。
2.经济成长历程
土地制度: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人教)
农业:①起源:早在七八千前黄河和长江流域就形成了规模性的农耕经济。(人民)②作物培植:粟和水稻。③神农传说:创制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④耕作方式:刀耕火种。⑤水利:大禹平息水患,发展了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人民)
手工业:①纺织业:纺织原料最初用的是葛和麻;中国已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人民)。②青铜制造技术: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出土有小件青铜器,说明人们已掌握冶铜技术。(人民)③陶瓷:陶器是新石器时代手工业的重要成就。如彩陶、黑陶(山东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白陶等。(人民、岳麓)
商业:已经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人教、岳麓)
3.文化发展历程
文字: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刻画在陶器上的简单符号,有人认为这些刻画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二、夏商周
1.政治文明历程
夏:(1)夏建立:前2070年,禹。(岳麓、人教)(2)王位继承:世袭取代禅让(启),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宗族关系成为基本政治关系(人民)。
商:(1)商建立:前1600年成汤灭夏,建商。(岳麓)(2)王位继承:父子相传,兄终弟及。(人教)(3)政治特色:神秘色彩(天意、占卜决定国事)。垄断神权强化王权。(岳麓、人教)商代贵族以血缘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占卜决策,理解天命,主宰国政)。(人民)(4)内外服制度。(岳麓)中央设相、卿士,地方封侯、伯作为方国首领。(人教)方国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自主权很大。有的与商处于战争状态。(岳麓)
西周:(1)西周建立: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国,史称西周。(2)分封制:分封目的、受封者、诸侯的义务和权力、主要封国、影响、崩溃。(3)宗法制:目的、特点、大宗和小宗的概念、作用、影响。
2.经济成长历程
土地制度:(井田制):①土地国家所有(名义为国家所有,实际为国王所有,人民版)。②国王将土地层层分封(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为贵族占有;“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岳麓)。③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④受封者要向国王交纳贡赋。⑤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土地上耕种,遭受剥削和奴役。⑥耕地形同汉字的“井”字,被称为“井田”。
农业(商周):①农具:出现青铜农具;但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农业主要生产工具。(人教)②生产经验: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人教)③作物:西周有了后世主要农作物。(人教)
手工业:①工商食官: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②纺织:▲商朝:甲骨文出现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出土的商代遗物中,多次发现玉蚕。有了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人民)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人教)。▲西周: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从事这种劳作的人列入“国有六职”之中。(人民)这时已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人教)。③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展示了青铜文明。西周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铸造工艺达到很高水平。(人民、人教)④冶铁:晚期已有铁器。④陶瓷: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
商业: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人教)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已经产生(岳麓)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可以看到流通骨币和铜币的情形。(人民)
3.文化发展历程
文字: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字约有5 000个左右。商代的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了。
文学:《诗经》(内容、精华、代表作品、艺术特色、影响)。
三、春秋战国
1.政治文明历程
东周建立: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人民、岳麓)
春秋: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兼并战争。
战国:改革、战争、秦灭六国。
2.经济成长历程
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1)井田制的破坏: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私田大量开垦;周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诸侯视疆域内土地为私产,井田上耕作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破坏。(2)土地私有制确立: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进行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人教)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三种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岳麓)。
小农经济:(1)条件: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私有土地的出现。(2)特点:以家庭生产、生活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认识:①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②他们经营规模很小,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这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③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入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
“重农抑商”政策:①含义:强调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②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此外,也有政治文化方面的考虑,即安定人心。《吕氏春秋》认为民众务农不仅可以收获地利,而且有助于端正民心民志。③最早提出: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历代封建王朝继承并发展。
农业:①铁器牛耕: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秦国“以牛田”,人民)②耕作技术:发明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人教)⑤水利:芍陂、都江堰、郑国渠。(岳麓)。
手工业:①冶铁:春秋――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而且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块炼钢)。(人民、岳麓)战国――铁器大量出土,河北易县燕国下都遗址出土的铁器中,有经过淬火的钢件,表明当时炼钢和淬火工艺已经有所发展。(人民)
商业: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人教、人民)各国纷纷铸造货币,黄金、白银开始用为货币。随着商业的繁荣,出现了许多著名都会。(岳麓)“市”出现。
3.文化发展历程
(1)百家争鸣(春秋战国)
背景(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①“士”的崛起:原来社会上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②教育和学术领域的变化: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出现私人讲学,平民百姓也开始接受教育。这样在社会上形成一批主要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他们被称为“诸子百家”。(人教)
诸子百家:①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②墨家:墨子。③法家:商鞅、韩非子。④道家:老子、庄子。
影响:①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②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孔子和早期儒学
孔子:(1)儒家学派创始人:①名丘,字仲尼,出生于春秋晚期的鲁国。②他的学说影响很大,他所开创的学派称为儒家学派。③儒学以《诗》《书》《礼》《乐》《易》以及孔子所撰写的鲁国史书《春秋》为基本文献,这六部书被称为“六经”,其中的《乐》后来亡佚了,就成了“五经”。④他的言行载于《论语》一书。(2)主要思想观点:①核心思想“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②提出“礼”的学说(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已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都符合礼的要求,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③主张德治,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④注重政治和人事,对鬼神抱敬而远之的态度。(3)在教育上的贡献:①开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②据传弟子3000人。③孔子从礼、乐、射、御、书、数六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④孔子对促进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
孟子:(1)生平:①战国时期邹国人。②他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有“亚圣”之称,著有《孟子》一书。(2)思想:①他发挥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②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这是中国早期民本主义的思想基础。③在伦理观上,主张人性本善说。
荀子:(1)生平:战国时期赵国人,曾经三次在“稷下学宫”担任“祭酒”。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荀子》一书。(2)思想:①在天人关系上,他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②主张“性恶论”。③他对儒家“礼”的思想进行深入研究,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强调礼法并用。④主张施政用“仁义”和 “王道”,“以德服人”。⑤他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观点。
(3)评价: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3)科技文化成就
科技:人们已具有了有关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和硝石的知识。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发明了“司南”。《韩非子》中提到过这种“司南”。(战国)
文学:楚辞、屈原。
■同步导学
1.原始社会历史的学习着重于理解文明“起源”的价值,如关于政治文明,人民版认为距今大约五千年前,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这一历史阶段的突出标志是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关于经济成长,几套教材都提到了刀耕火种这一原始农耕方式,纺织、冶铜、陶瓷等传统手工业的起源,原始商业的出现等。在文化发展中,推测了中国文字的起源。
2.夏、商、周存在着文化传承关系,所以,孔子曰:“殷(商)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三代文化的成就辉煌,为后代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后代的许多帝王、政治家和学者都敬仰这三个朝代,并尊称之为“三代”,尤其是将三代的思想道德和政治制度奉为圭臬。“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时期,而商周两代又是三代文明最兴盛的时期。复习这段历史有几个政治问题要明确:一是对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认识,人民版的表达最清楚,禹子启继承了禹的地位。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二是对夏商政治特色要有个基本了解,在制度建设上,夏代已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军队、法庭、监狱等。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岳麓)夏商建立了一整套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人教)对于商朝政治统治特色,几套教材都提到商朝的神权统治色彩,如遇事占卜,使用人祭,垄断神权强化王权。人民版还提到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这一鲜明特点。
分封制和宗法制体现了西周王朝在制度建设上的卓越成就,有关这两大制度的基本内容教材都作了详尽的叙述。宗法制度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晚期,商代前期主要实行兄终第及制,此为母系氏族社会的遗迹。但至商代晚期,已有不严格的嫡庶之制,宗法制度初成,而西周宗法进一步严格化、完整化,形成周密有序的宗法制,包括立子立嫡制、庙数之制、同姓不婚之制。其核心内容是在维护父权的基础上,确立嫡长子继承的世袭特权,使权力早有归属,以免争夺残杀。注意:为什么说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呢?因为如果不规定嫡长子继承王位的特权,不严格区分嫡长子与非嫡长子(即“别子”),那么大、小宗关系便无从确定,全部宗法制就无从谈起。在宗法制下,小宗围绕在大宗的周围,同姓之家围绕在小宗宗子的周围,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网络。按照这个亲疏有序的方式组成的国家,我们称之为宗法国家。它可以说是家的放大与延伸,其组织形式和用人方式也是按照血缘关系远近,与家中办事的方法相类似,因此我们说家与国是同构的(这一点对后世影响深远)。
宗法与封建相辅,宗法制直接导致了分封制。商代已实行分封,而周初“众建亲戚,以藩屏周”,实行“大封建”,使这一制度完备化。在宗法制和分封制下,论政治,周王是天下的共主;讲宗法,他又是天下的大宗。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世代保持大宗地位。
3.夏商周的经济,几套教材在相同的知识体系下,精选的史实差别较大,相交的内容太少。其中共同的知识点涉及:井田制、青铜铸造技术,就是这两个知识点在叙述的细致程度上也相去甚远。此处复习不必用力太多,对一些基本史实做到“了解”和“熟悉”即可。
4. 甲骨文与《诗经》是几套教材共同涉及的内容,围绕甲骨文和《诗经》也较为容易寻找到命题的“题眼”和素材,如甲骨文里象形的田字,反映当时普遍盛行的井田制的早期形式;甲骨文里常见的“王往获”“年获”“黍获”的记载,反映当时农业丰收的情况;甲骨文的“丽”字作“ ”,表示两人共同耕作,“协”字作“” ,表示许多人在田里协作,这些反映了当时农业的耕作方式;甲骨文里有“ 田”一词,说明商朝人已经知道使用粪肥;甲骨文的蚕桑都直接描绘了蚕和桑的形状,说明商朝人重视养蚕和种桑。此外甲骨文中反映商代职官、刑罚的文字都可以用于命题等。
《诗经》是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五经”之一),复习时要注意其艺术特色(现实主义)、精华国风,应善于将语文课所学的知识迁移至历史学习中来,实现跨学科知识整合。
5.春秋战国政治史,教材提供的仅是衔接性的知识,没有多少值得关注的。经济史中有三大内容需要特别注意:一是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复习时先要明确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标志性事件:井田制的破坏、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然后逐一思考:(1)井田制为什么会走向破坏?生产力发展是一个因素(铁器的发明和使用是春秋时期生产力进步的突出标志,随着铁农具的使用,带来了牛耕的逐渐推广);私田大量开垦、奴隶主贵族“化公为私”又是一个因素,私有土地的大量出现,为封建制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2)鲁国初税亩的实行对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有何意义?表明鲁国正式废除了井田制,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井田制的废除,是奴隶制解体和封建制开端的重要转折点。(3)商鞅变法对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又有何意义呢?战国时期,秦国正式宣布“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的肯定。商鞅还实行“依军功行田宅”的制度,培植了一批新兴大土地所有者。(岳麓)
二是小农经济,中国古代史书、文学作品等著作中充满了对小农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这些都是命题的好素材。如人教版选择了《天仙配》中“夫妻双双把家还”的唱词;岳麓版选择了白居易《朱陈村》中描写唐代男耕女织生活的诗篇:“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对于小农经济学生一定要理解其产生的背景、特点和影响,以备命题者采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考查其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三是重农抑商政策。几套教材对这一政策都作了系统的论述,属于相关性较高的内容。从考试命题角度来说,因材料丰富可命大题、因涉及的方面多可从各个侧面命制选择题。其中,历代实施的“重农抑商”举措、该政策对工商业和农业发展的影响则是命题的重要方向。吕思勉先生认为:轻商是贱视其人,抑商是敌视其业。封建王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人民版的说明较为深刻,一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小农经济)。此外,也有政治文化方面的考虑。民众务农不仅可以收获地利,而且有益于端正民心民志。民众致力于农耕,则朴实而易于驱使,谨慎而遵从国法,积聚财产而不愿意流徙。这样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人民版认为:这一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其它版本教材的表述也大同小异。
6.春秋战国文化史(尚未写好)
■考题回顾
先秦历史命题集中于两大内容:一是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是命题的重点,其命题手法多借助新材料(如原料史料、历史图片等),创设新情景进行知识应用性考查。如08年广东卷使用“叶氏支祠”牌匾创设情景,直接考查学生对宗法制的识记能力。江苏卷通过综述人们籍贯称谓由“齐人”、“鲁人”、“楚人”,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来称谓,考查学生理解其背后的制度因素(郡县制度实行的意义)。09北京卷采取图文结合的方式,借助新材料--蓟城纪念柱,考查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分封制的实行。09广东卷,借助柳宗元《封建论》书影(图),考查学生对《封建论》中“封建”内涵的理解(分封制)。 09辽宁、宁夏卷立足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引导学生思考嫡长子继承制在秦汉以后的影响。09山东卷创设了一道很有新意的试题,命题者精心选择《红楼梦》中贾母的一段话:“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段话中贾母“重内轻外”的表白,隐含着浓厚的宗法观念。09天津卷,围绕宗法制继承原则所设的这道试题,选项内容涉及唐太宗、宋太宗、明太祖、清康熙帝,判断难度增加,命题逐渐趋向综合化。09江苏卷通过“九鼎”在夏商周三代的流转,考查学生对“王权”的认识。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是先秦历史命题的另一个重点,儒家思想最受关注。各地试题都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借助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儒、墨、法、道思想的识记、理解、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知能并举,选择、非选择命题并重。如选择题:09山东基本能力测试考先秦儒、道、墨、法四家思想的甄别;07北京卷考儒家思想中具有民主启蒙色彩的内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07年全国卷II考儒家强调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08年四川文综卷,借助韩非“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的言论,让学生判断这是对儒家学说的批判。 08年度上海高考卷通过敦煌时期发现的唐宋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父前行,子锺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考查学生明确:材料反映当时的教育注重儒家伦理道德。对诸子其他各家学说的考查也时常见诸试卷,如08年重庆卷,通过“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段史料,让学生判断这是战国时期墨家的主张。08上海高考引用一段材料:“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让学生判断这是法家的主张。利用非选择题考查学生的深层次历史思维能力,先秦思想应该具有命题优势,材料丰富,观点鲜明,又是课程的主干内容。近年来高考命题奉献了一批高质量的试题。如07重庆卷通过材料设计,考查孔子的教育主张、教育实践对当时教育格局的影响。09四川卷引入《论语》一段话,引导学生分析儒家的治国思想。09广东卷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设计了一道闪现研究性学习光芒的试题,其导向值得肯定。09山东卷引用“三字经”的一段话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提炼儒学思想内容),认识儒家思想的作用。
先秦历史命题还有一些涉及经济、文化的内容,但相对较少,如09辽宁、宁夏卷通过甲骨文“年”字结构的分析以及卜辞中有关“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推测有年的意思:庄稼丰收。09广东历史卷考查《诗经》反映平民生活的内容。07海南卷考查商代货币;西周工商食官制度; 07江苏卷考查都江堰等,都属于内容单一、难度不大的试题。
注意预测未写,只是样子。
试题研发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某学者在其所著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了如下材料:“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鲧作城郭”(《世本·作篇》)。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A.阶级的产生 B.王的出现 C.早期国家诞生 D.世袭制的确立
2. 甲骨文中有“(王)令众人曰, ”的卜辞。“ ”字在甲骨文中象形成三耒共耕。这表明当时的耕作方式主要是
A.刀耕火种 B.集体协作 C.个体农耕 D.简单分工
3.在卜辞中常能见到方块田的图画。如“王令多× ”(《殷契粹编》1222片)“王令 陇”。(《殷契粹编》1544片)等。这说明了
A.中国古代的确实行过井田制 B.井田制度在商代已经成熟
C.直接证明了井田有一定的亩积 D.牛耕在商代或许出现
4.《越绝书》载:“禹之时,以铜为兵。”这段材料表明
A.铜首次被人们所认识 B.夏代已开始用青铜制造武器
C.青铜已在兵器生产中广泛应用 D.我国开始进入青铜文明的鼎盛期
5.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用作
A.礼器和兵器 B.农具和酒器 C.礼器和用具 D.兵器和农具
6.西周的分封制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实际上
A.打破了原有的部族组织 B.重新任命了部落首领
C.重建了新的生产关系 D.促进了华夏民族融合
7.西周王朝的继承制度规定“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公羊传》隐公元年),其直接目的是
A.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地位 B.实现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C.规范宗族内部的权益分配关系 D.确保嫡长子世袭的继承特权
8. 《国语·齐语》载管仲的话说:“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 ,试诸壤土。”推测材料中的“恶金”应该指的是
A.成色差的金子 B.铁 C.质量不好的铜 D.银
9.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郑绍宗:《热河兴隆发现的战国生产工具铸范》,《考古通讯》1956年第1期)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李京华《河南古代铁农具》,《农业考古》1984年第2期)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
A.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
C.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 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10.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指的是
A.土地国有制度的最终确立 B.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C.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D.井田制在历史上的完全消失
11.先秦时期,推动中国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向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转变的因素有
①铁器农耕的作用 ②城市商业的发展 ③各国的变法运动 ④水利设施的兴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秦国商鞅“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这实质上
A.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B.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提高了劳动者的身份地位 D.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13.“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这段叙述表明孔子所办的教育具有怎样的特点?
A.注重扩大办学规模 B.推行民主教育
C.倡导“有教无类” D.反对官办教育
14. 鲁迅在《门外文谈》中认为:“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这段材料主要可以说明
A.文字起源于图画 B.仓颉是汉字唯一创造者
C.史学萌芽于文字发明 D.仓颉是一个虚构的人物
试题不全,仅是例子。选择题15个左右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思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 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
材料二 乃命鲁公,俾侯于东,赐之山川,土田附庸。--《诗经》
赏给鲁公伯禽“殷民六族”,赏给康叔“殷民七族”,还将“怀姓九宗,职官五正”赏给唐叔虞。--摘编自《左传·定公四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西周的封国共有哪几类?其分封的主体力量是谁?
(2)据材料二,受封诸侯可以从周王哪里得到什么?
(3)有人认为“分封诸侯,向外殖民,起到了稳定政局,开疆拓土的作用。”也有人认为“由于各诸侯手中握有较大的权力,经过后来的发展,实际上逐渐形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以上观点你是否认同,说明理由。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左传》昭公七年
材料二 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以公之与民为已悉矣。
--《谷梁传》宣公十五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周王为保证“王臣”、“王土”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材料反映西周社会具有怎样的政治特点?
(2)材料二表明春秋时期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不全,仅是例子,4-5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