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古代物理学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物理学方面的贡献
2.感知古代物理学的文明
3.增强对古代物理学家的认识
一、中国古代的物理学萌芽
1.力学方面:我国古代力学知识源远流长,积累丰富。
早在2000多年以前的战国时期,在《墨经》中,记述了墨子(公元前478~前392)等哲学家对力学方面的一些精辟见解,如“力,刑之所以奋也。”,表达了力是使人和物的“奋”,即由静到动的根本原因。
《墨经》也对杠杆进行了研究,指出:“相衡,则本短标长。”说明了在称量重物时,要想与砝码平衡,就要调整重臂“本”和力臂“标”,这一记录比阿基米德早二百多年。
我国科学家的朴素的宇宙观,例东汉的张衡强调:“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明“武备志”记载:“水战,可离水三、四尺燃火,即飞出水面二、三里去远,如火龙出于江面,筒药将完,腹内火箭飞出,人船俱焚。”发展了二级火箭装置。
2.电磁学方面:在静电学方面,在西汉末年(公元前20年)就有记载,在磁学方面更有骄人记录:
(1)传4000年前,黄帝与蚩尤打仗,但蚩尤作雾,黄帝则使用指南车来辨别方向,使蚩尤大败。
(2)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到秦始皇为了防避刺客,用磁石建造阿房宫的北阙门,若刺客身怀刀刃将被磁门吸住。
(3)指南针比法人古约特早几百年。
3.天文学
比较突出的是张衡(公元78年-139年),生于河南南阳石桥镇,公元111年担任了东汉主持天象观测、编订历法的太史令,发明了浑天仪、候风地动仪。国际天文学组织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颗小行星和月球上的一座环行山。
元朝的郭守敬等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4. π的计算
先秦取圆周率为“周三径一”,魏晋时期的刘徽应用极限思想,采用割圆法,算出了当时世界上π=3.1416的数字。
南北朝的祖冲之(429-500年)是世界上第一个把π的值推算到3.1415926~3.1415927的人。为了纪念他,人们将圆周率定为祖率。
利用方法:方和圆的相互转化。据说祖冲之在圆内接12288个边的多边形,写入《缀术》,但这本书在宋朝失传了。
5.声学
1979年出土了战国时期制造的曾侯已编钟,说明了古代祖先对音节音律方面的极高造诣,北京天坛的回音壁等,巧妙地应用了声学原理,至今仍令人为之瞩目。
6.小结
中国是世界上科学发展最早的国家,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二、古希腊时期的物理进展(公元前五世纪-公元30年)
泰勒斯(公元前七世纪)的天文观、德漠克利特的原子说都发展成古代科学的瑰宝。古希腊与中国成为东西方两个交相辉映 的中心。
1.埃拉多塞(公元前275-公元前195):用三尺长的竹竿测地球周长。
2.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 年):出生在古希腊的叙拉古。
(1)铜镜烧船:地中海,罗马要灭亡叙拉古。阿基米德让妇女用铜镜组成一面聚光镜烧战船上 的帆,浸了油的绳与桅杆和帆都烧起来了。
(2)杠杆定律:“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3)数学上:得出了球体、圆柱体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古印度、巴比仑和阿拉伯的贡献
古印度、巴比伦和阿拉伯在天文学、数学方面的贡献也很惊人。据载,古印度发现了十进制记数法,经阿拉伯传到欧洲,逐步演变为当今的“阿拉伯记数”。在祖冲之之后1000年,阿拉伯数学家求得圆周率π,准确到小数点之后17位。
四、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一)古代物理学的特点
1.物理现象虽被发现和记录下来,但未形成系统的理论。
2.受神学的支配很强。
3.天才的臆测建立在笼统的直觉观察之中。
(二)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1.亚里士多德(希腊,约公元前384-公元前322):马其顿国王私人医生的儿子,18岁进入柏拉图学院 ,约在公元前342年,他成为亚力山大大帝的私人教师。
一生著作颇丰,在科学领域里起着奠基性的作用。
2.主要观点
(1)提出物理学名称的第一人,强调科学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