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知
各位处长:省厅省督查组将于8月31日到我市督查各级各类学校开学疫情防控工作,请各包挂组在省督查前完成对县区和学校的开学前检查。
1. 牵头处室要主动发挥作用,主动与卫健委同志对接并申请平台用车。
2. 按时完成检查任务,按《关于开展全市教育系统秋冬季疫情防控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及时上报材料。
3. 开学防疫检查分开学前和开学后两次,检查内容、督查表和汇总表均有开学前后区分(见附表2至附表9)。 附表2到附表7每校一表,附表8、9每县市区及每包挂组(高校及直属学校)一表。
4. 检查结束后,局领导将对各组检查情况进行调度。
全市教育系统开学疫情防控督查相关要求
一、检查对象
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
二、检查内容
(一)高等学校开学前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重点检查开学前学校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落实、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建立完善、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制定、防控应急演练、防疫物资储备、(临时)隔离室设立、环境卫生整治、教职员工及学生防控知识与技能培训、新生入学防疫准备、学生和教职员工健康监测等内容。
(二)高等学校开学后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重点检查开学后日常管理、聚集性活动管理、进出校门管控制度落实、教室卫生管理、食堂就餐管理、宿舍管理、工作人员防护措施落实、健康教育、学生入校管理、学生健康监测、应急处置等内容。
(三)中小学校开学前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重点检查开学前学校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落实、“两案九制”制定、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建立完善、教职员工防控培训及应急演练、防疫物资储备、校园内清洁消毒、(临时)等候区设立、校医或保健教师配备等内容。
(四)中小学校开学后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重点检查开学后入校时管理、健康管理、重点巡查、人员活动合理安排、手卫生落实、食堂就餐管理、寄宿制学校宿舍管理及出入校管理、健康教育与技能培训、家校沟通、心理支持疏导、近视防控、教职员工防护、校园封闭管理、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场所通风换气、饮水卫生、应急处置等内容。
(五)托幼机构开园前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重点检查开园前托幼机构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落实、“两案九制”制定、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建立完善、教职员工防控培训及应急演练、防疫物资储备、园内清洁消毒、观察室或临时隔离室设立、健康监测等内容。
(六)托幼机构开园后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重点检查开园后入园时管控、日常管理、家园沟通、室内活动管理、手卫生落实、幼儿体格锻炼安排、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宣传教育、清洁消毒、通风换气、饮水卫生、垃圾分类管理,应急处置等内容。
三、检查使用表格
附件2-9,其中附件8、9各县(市)区单独汇总,高校、局直属学校、民办校根据报挂分组汇总。
附件2
高等学校开学前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检查表
学校名称: 检查时间:
序号 |
检查项目 |
检查内容 |
具体问题明细 |
1 |
组织管理 |
1.落实学校主体责任。 |
|
2.建立完善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
|
3.制定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周密安排学生返校报到。 |
|
4.开展应急演练。 |
|
5.专人负责学校卫生设施管理、卫生保障、监督落实等工作。 |
|
6.培养学校卫生管理员、志愿者、宣传员等校园防控队伍。 |
|
2 |
防疫物资储备 |
提前做好消毒剂、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资储备,并建立固定供货渠道。 |
|
3 |
设立(临时)隔离室 |
在学校内设立(临时)隔离室,位置相对独立,以备人员出现发热等症状时立即进行暂时隔离。 |
|
4 |
校园环境卫生整治 |
1.开学前对校园开展全面的环境卫生整治,包括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浴室等所有场所进行彻底的卫生清洁消毒,通风换气。 |
|
2.对校园内使用的空调系统、饮水系统和公共区域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 |
|
5 |
组织对教职员工及学生培训 |
1.组织对教职员工及学生开展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相关制度、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培训。 |
|
2.及时关注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心理状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做好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暂不返校师生员工沟通解释工作。 |
|
6 |
做好新生入学防疫准备 |
做好预案和健康提示,开展新生和家长防疫知识宣传和防护指导。统一安排好新生接送、报到、注册等各环节的防控防护措施。 |
|
7 |
学生和教职员工健康监测 |
1.掌握教职员工及学生开学前14天的每日体温、健康状况和活动轨迹。 |
|
2.根据开学时间,开学时检查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和教职员工一周内的核酸检测报告。 |
|
陪查人员及电话: 督查人员:
附件3
高等学校开学后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检查表
学校名称: 检查时间:
序号 |
检查项目 |
检查内容 |
具体问题明细 |
1 |
严格日常管理 |
1.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制度等。 |
|
2.每日掌握教职员工及学生动态,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 |
|
3.加强流感等秋冬季高发传染病的监测、分析、预警、处置。 |
|
4.开展经常性防疫培训、检查排查,将疫情防控作为学校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 |
|
2 |
聚集性活动管理 |
有相应的措施。 |
|
3 |
落实进出校门管控制度 |
1.把好校门关,教职员工和学生入校时严格进行体温检测,查看健康码,保证入校人员身体状况健康。 |
|
2.学校要加强对外卖配送和快递人员核查、登记与管理,合理设置快递收发点。 |
|
4 |
教室卫生管理 |
1.加强室内通风换气,保持教室内卫生清洁,垃圾及时清理。 |
|
2.对公共区域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如门把手、课桌椅、讲台、楼梯扶手、电梯按钮等,安排专人每日进行清洁消毒。 |
|
3.如使用空调,应当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 |
|
5 |
食堂就餐管理 |
1.采取错峰就餐,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 |
|
2.建立就餐、消毒等食品卫生管理台账。 |
|
3.做好就餐区域桌椅、地面及餐(饮)具和炊具的清洁消毒。 |
|
4.餐余垃圾及时清理和收集。 |
|
6 |
宿舍管理 |
1.学生宿舍严禁外来人员入内。 |
|
2.安排专人负责宿舍的卫生管理和检查。 |
|
3.学生在宿舍区不聚集、不串门。 |
|
4.宿舍要勤通风、勤打扫,保持厕所清洁卫生,洗手设施运行良好。 |
|
5.做好垃圾清理和日常公共区域消毒。 |
|
7 |
工作人员防护 措施 |
1.校(楼)门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工作期间应当佩戴口罩。 |
|
2.食堂工作人员应当穿工作服并保持清洁,定期洗涤、消毒工作服。 |
|
8 |
健康教育 |
把传染病防控知识与技能等内容纳入入学教育。多种方式开展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 |
|
9 |
学生入校管理 |
入校时接受体温检测,主动出示健康码,合格后方可入校。 |
|
10 |
学生健康监测 |
在校期间,自觉按照学校规定进行健康监测。 |
|
11 |
应急处置 |
1.学校所在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发生变化,按照当地疫情防控要求执行。 |
|
2.学生和教职员工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按要求处置。 |
|
3.发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按要求处置。 |
|
4.学校对接受隔离医学观察的学生和教职员工,要做到排查、管控、督导、宣教、关爱“五个到位”,引导家长正确对待传染病管控措施,做好解释工作,避免发生舆情。 |
|
5.教职员工和学生病愈后,返校要查验由当地具备资质的医疗单位开具的复工/复课证明。 |
|
陪查人员及电话: 督查人员:
附件4
中小学校开学前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督查表
学校名称: 徐州市第二中学 检查时间:
序号 |
检查项目 |
检查内容 |
具体问题明细 |
1 |
组织管理 |
1.落实学校主体责任(领导小组、明确各岗位职责等)。 |
|
2.制定“两案九制”。 |
|
3.建立完善疫情联防联控机制。 |
|
4.组织教职员工防控培训及应急演练。 |
|
2 |
防疫物资储备 |
储备足够数量的消毒设备、消毒用品、口罩、手套、非接触式温度计、洗手液等,并建立固定供货渠道。 |
|
3 |
校园内清洁 消毒 |
1.开学前对校园内环境、空调系统、饮水系统等彻底清洁,并预防性消毒。 |
|
2.提前做好对教室、食堂、宿舍、浴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开窗通风。 |
|
4 |
设置临时等候区 |
校门口设置临时等候区,为入校出现可疑症状人员提供处置场所。 |
|
5 |
配备校医或保健教师 |
学校根据有关规定按教职员工和学生人数足额配备校医或保健教师。 |
|
6 |
学生和教职员工健康监测 |
1.掌握教职员工和学生开学前14天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等,并建立健康状况台账。 |
|
2.患传染性疾病未治愈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暂缓返校。 |
|
3.境外师生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 |
|
陪查人员及电话: 督查人员:
附件5
中小学校开学后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督查表
学校名称: 检查时间:
序号 |
检查项目 |
检查内容 |
具体问题明细 |
1 |
入校时管理 |
1.实行校园相对封闭式管理,全面梳理所有进校通道,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师生员工进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 |
|
2.登记排查入校。 |
|
2 |
健康管理 |
1.加强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晨午(晚)检工作,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
|
2.对因病缺勤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密切追踪就诊结果和病情进展。 |
|
3.落实患传染性疾病师生员工复工/复课证明查验工作。 |
|
3 |
重点巡查 |
每日对校门口、食堂、厕所、教室、宿舍等重点区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开展巡查,发现潜在风险并及时通报和督促整改。 |
|
4 |
人员活动管理 |
合理安排人员活动,引导学生不串座、不串班、不打闹,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
|
5 |
手卫生落实 |
1.教室、操场、厕所、食堂、宿舍等场所洗手设施足够并运行正常,备有洗手液、肥皂等。 |
|
2.教职员工及学生按要求洗手。 |
|
6 |
食堂就餐管理 |
1.开餐前半小时完成就餐区域桌椅、地面及空气消毒,并通风换气。 |
|
2.用餐场所有提示避免聚集的标识。 |
|
3.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距离,避免扎堆就餐,减少交谈。 |
|
7 |
寄宿制学校宿舍管理及出入校管理 |
1.学生宿舍出入管理,实行凭证出入和体温排查。 |
|
2.按要求做好教职员工和学生宿舍的清洁通风换气和预防性消毒。 |
|
3.寄宿制学校定期合理安排学生出入校。 |
|
8 |
健康教育与技能培训 |
1.将新冠肺炎及传染病法律法规、防控知识与技能等纳入开学第一课内容。 |
|
2.通过微信、校园网、校讯通等多种途径将相关知识技能信息推送给师生和家长。 |
|
9 |
家校沟通 |
1.提醒家长加强自我防护,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动,做好亲子沟通 |
|
2.建立学生及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健康状况和风险接触信息档案。 |
|
3.学生在校外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家长要及时、如实报告学校,并送医就诊,及时反馈就诊情况。 |
|
10 |
心理支持疏导 |
1.通过多种方式给予适当心理援助。 |
|
2.做好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未能及时开学的师生员工心理疏导。 |
|
11 |
近视防控 |
做好近视防控的相关工作。 |
|
12 |
教职员工防护 |
1.校门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佩戴口罩。 |
|
2.食堂工作人员穿工作服,并保持工作服清洁和定期洗涤、消毒。 |
|
3.妥善保管消毒剂,标识明确。 |
|
4.清洁消毒人员在配制和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做好个人防护。 |
|
13 |
校园爱国 卫生运动 |
1.每日对校园内教室、食堂、宿舍等学生重要聚集场所和洗手间、洗漱间开展保洁和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
|
2对高频接触物体的表面清洁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
|
3.彻底清理卫生死角。 |
|
4.垃圾分类管理,日产日清。 |
|
14 |
场所通风换气 |
1.各类学习、工作、生活场所按要求通风换气。 |
|
2.如使用空调,应当加强空调系统供风安全管理,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 |
|
15 |
饮水卫生 |
每日对饮水设备进行清洁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
|
16 |
应急处置 |
1.学校所在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发生变化时,应当按照当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执行相关防控措施。 |
|
2.教职员工或学生入校前或在校期间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时,做好个人防护,按要求处置。 |
|
3.教职员工或学生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按要求处置。 |
|
4.接受隔离医学观察的教职员工或学生做到“五个到位”,引导家长正确对待传染病管控措施,做好解释工作,避免发生舆情。 |
|
5.教职员工和学生病愈后,返校要查验由当地具备资质的医疗单位开具的复工/复课证明。 |
|
陪查人员及电话: 督查人员:
附件6
托幼机构开园前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检查表
托幼机构名称: 检查时间:
序号 |
检查项目 |
检查内容 |
具体问题明细 |
1 |
组织管理 |
1.落实主体责任(领导小组、明确各岗位职责等)。 |
|
2.制定“两案九制”。 |
|
3.建立完善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
|
4.建立环境卫生和清洁消毒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托幼机构全面清洁消毒工作。 |
|
5.组织对全体教职员工等开展防疫制度、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宣教,并做好应急演练。 |
|
2 |
防疫物资储备 |
做好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剂、儿童口罩、手套、体温计、呕吐包、紫外线消毒灯等防疫物资的储备,洗手处配备足量的洗手用品。 |
|
3 |
设立观察室或 临时隔离室 |
设立观察室或临时隔离室,位置相对独立,设置提醒标识,应当有单独使用的卫生设施设备,配备专人负责。 |
|
4 |
园内清洁消毒 |
1.开园前对园内环境和空调系统、饮水系统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对户外大型玩具、门把手等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 |
|
2.对活动室、睡眠室、盥洗室、洗手间等各类生活、工作场所开窗通风。 |
|
5 |
健康监测 |
1.教师做好幼儿返园前14天每日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等统计,与家长密切联系,向卫生保健人员进行报告。 |
|
2.卫生保健人员每日掌握教职员工和幼儿健康状况。 |
|
3.督促家长每日做好幼儿健康监测和行踪报告,并如实上报托幼机构,确保开园前身体状况良好。 |
|
4.教职员工做好开园前至少14天的自我健康监测和行踪报告,并如实上报园方。 |
|
陪查人员及电话: 督查人员:
附件7
托幼机构开园后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检查表
托幼机构名称: 检查时间:
序号 |
检查项目 |
检查内容 |
具体问题明细 |
1 |
入园时管控 |
1.登记排查入园,建立台账,做好健康观察。 |
|
2.教职员工和幼儿每天入园时须测体温,无发热、干咳等症状方可入园,家长不入园。 |
|
3.严格落实幼儿晨午(晚)检和全日观察制度。在园晨午(晚)检时,工作人员应当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
|
2.安排各班级错峰、错时入园和离园。园门口可设置1米线隔离带。 |
|
2 |
日常管理 |
1.坚持 “一日三报告”制度和点名制度。 |
|
2.开展晨、午检工作,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
|
3.做好缺勤、早退、病假记录,发现因病缺勤后及时进行追访、登记和上报。 |
|
3 |
家园沟通 |
建立幼儿及其共同生活居住的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健康状况和风险接触信息报告制度,每日由家长向主班老师报告。 |
|
4 |
室内活动管理 |
以班级为单位实施最小单元群体的室内活动管理,教师要相对固定,尽量不举办各类聚集性活动。 |
|
5 |
手卫生落实 |
1. 教育幼儿避免用手接触口眼鼻,注意咳嗽礼仪。按要求洗手。 |
|
2.确保操场、厕所、食堂、班级等场所洗手设施运行正常。 |
6 |
幼儿体格锻炼安排 |
每日安排2个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3岁以上幼儿至少1个小时的中等及以上强度身体活动。 |
|
7 |
工作人员个人防护 |
教师、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应当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食堂工作人员还应当穿工作服并保持清洁。 |
|
8 |
宣传教育 |
通过多种形式面向教职员工、幼儿和家长开展预防新冠肺炎及秋冬季传染病的宣传教育。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
|
9 |
清洁消毒 |
1.做好生活、学习、工作场所地面和公共区域设施清洁。保持环境卫生整洁,每日定时消毒并记录。 |
|
2.用有效消毒剂对门把手、水龙头、楼梯扶手、床围栏等高频接触表面进行消毒,并用清水进行擦拭。需加强玩具、毛巾等幼儿用品消毒。 |
|
10 |
通风换气 |
1.做好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通风换气。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也可采用机械排风。 |
|
2.如使用空调,应当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 |
|
11 |
饮水卫生 |
每天对饮水设施进行认真清洁和消毒,要确保运行正常,有条件时配备速干手消毒剂。 |
|
12 |
垃圾分类管理 |
垃圾日产日清,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
|
13 |
应急处置 |
1.入园前和在园期间,教职员工或幼儿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按要求处置。 |
|
2.教职员工和幼儿中如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按要求处置。 |
|
3.安排专人负责与接受隔离的教职员工和幼儿家长进行联系沟通,掌握其健康状况。引导家长正确对待传染病管控措施,做好解释工作,避免发生舆情。 |
|
4.教职员工和幼儿病愈后,返校要查验由当地具备资质的医疗单位开具的复工/复课证明。 |
|
陪查人员及电话: 督查人员:
附件8
学校和托幼机构开学前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检查汇总表
县(市)区
学校类别 |
学校数(所) |
检查学校数(所) |
检查学校户次数 |
出动检查人员(人次) |
存在问题学校数(所) |
发现问题个数 |
要求整改学校数(所) |
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份) |
主要存在问题清单 |
托幼机构 |
|
|
|
|
|
|
|
|
1. 2. 3. … |
小 学 |
|
|
|
|
|
|
|
|
中 学 |
|
|
|
|
|
|
|
|
高等学校 |
|
|
|
|
|
|
|
|
合 计 |
|
|
|
|
|
|
|
|
备注:主要存在问题清单可另附页。
填表人: 审核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附件9
学校和托幼机构开学后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检查汇总表
县(市)区
学校类别 |
开学学校数(所) |
检查学校数(所) |
检查学校户次数 |
出动检查人员(人次) |
存在问题学校数(所) |
发现问题个数 |
要求整改学校数(所) |
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份) |
主要存在问题清单 |
托幼机构 |
|
|
|
|
|
|
|
|
1. 2. 3. … |
小 学 |
|
|
|
|
|
|
|
|
中 学 |
|
|
|
|
|
|
|
|
高等学校 |
|
|
|
|
|
|
|
|
合 计 |
|
|
|
|
|
|
|
|
备注:主要存在问题清单可另附页。
填表人: 审核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