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语文教研组全体老师团结协作,发挥集体和个人的多重作用,现将本学期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配合学校做好督导检查工作
在四星级学校督导中,我校语文组通力合作,表现突出,被听课6节,4节优课,2节良好,回头看约82分。
二、 利用晨间演讲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语文学科带有模糊性,涉及知识面广,学生学习不易体会到成功感,因而,大部分学生课余时间少花在语文上,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去学习。而高考的改革,对老师和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我校高中语文组要求各年级各班设法营造大力学习语文的良好氛围,全方位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语文能力。通过开展晨间演讲促使学生平时要多关心国内外大事以及身边的事情,思考社会,感悟人生,逐步提高他们概括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训练他们的思维,带动写作能力的提高。

学生晨间演讲

三、继续推进iPad教学,提升研究能力
在上学期我校高一年级开展iPad教学的基础上,继续积极利用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扩大教学课堂容量,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iPad教学
四、配合学校推门听课,积极研讨总结
本学期我校开展推门听课活动,几乎每个语文老师都被校领导听课,组员间认真听课、积极开展评课活动,相互学习,交流,不避讳缺点,使每位老师明白自己上课的优点,缺点,以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组研讨活动

五、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培养语文素养
组织学生参加“七彩语文杯”江苏省第十六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在徐州赛区活动中,我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8位同学获得二等奖。
县区 |
学校 |
姓名 |
成绩 |
年级 |
指导教师 |
奖项 |
序号 |
市区 |
徐州二中 |
宗子焱 |
80 |
高一(1) |
王芳 |
贰等奖 |
120 |
市区 |
徐州二中 |
张婉姿 |
80 |
高二(2) |
糜莹 |
贰等奖 |
121 |
市区 |
徐州二中 |
张晓辰 |
79 |
高三(5) |
史蕊 |
贰等奖 |
136 |
市区 |
徐州二中 |
胡苏瑾 |
79 |
高三(7) |
郭影 |
贰等奖 |
137 |
市区 |
徐州二中 |
戴诗芮 |
78 |
高一(1) |
王芳 |
贰等奖 |
152 |
市区 |
徐州二中 |
尤若娴 |
77 |
高二(9) |
李冬梅 |
贰等奖 |
173 |
市区 |
徐州二中 |
刘欣冉 |
76 |
高二(4) |
孙骊 |
贰等奖 |
181 |
市区 |
徐州二中 |
吴亦瑶 |
75 |
高二(5) |
王宁 |
贰等奖 |
200 |
组织高一新生参加校朝夕文学生招新活动,录取戴诗芮等26名新社员。组织社员参加校艺术节及 徐州市“书香校园”启动仪式采访活动。



六、不足及改进方向
(一)强化听课要求
1、执行听课签到制度,促进听课参与度。
2、要求听课不止于记录流程,要多点评,多写感悟及启发。
3、听课后及时反馈,取长补短。
(二)提升集体备课质量
1、定时间(各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为每周一上午三、四节课)、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
2、真研讨。不局限于研讨下一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还要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及时反馈学生意见和建议,并适当调整教学策略。
3、要求人人提前备课,增强思想碰撞及参与度。
4、注意个性化备课,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考虑各班学情,适当提升或降低难度。
(三)改变教研氛围
1、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进全员投身专业成长,多写论文,制作微课,关注云教育及课改。
2、要求各年级备课组间的资源共享,各施所长,共促进步。
3、着力研究教法,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四)打造语文组命运共同体
注重集思广益,尊重不同声音,通力合作,增进语文组凝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