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部门主页 >> 工会之家 >> 正文
工会之家

“倡议”不是行政命令

2025年02月05日 20:47  点击:[]

“人可以走,灯得留,这是全市统一规定。”2月3日,山西大同古城一网友发视频称,因店铺未按要求开灯,被多名工作人员撬锁进店将灯打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此举确实不合适,正在处理。

近年来,每逢重大节庆,很多地方都会开展城市亮化提升工作,给归乡游子、外地游客更多新的体验,同时改善城市形象,这本无可厚非。当地在春节前下发了一份《古城亮化倡议书》,就做好春节期间美化亮化工作提出倡议,并补贴额外的电费,其出发点无可厚非。但是,“倡议”只能是“倡议”,而不是行政命令,更不具有行政强制力,商户享有是否执行的自主权。

此前,有的地方综合执法人员认为部分脱落的春联影响市容美观,于是沿街撕掉所有商户的春联;有的地方为了统一审美,强行拆除商户门头、灯箱等,此类事件频频登上热搜,饱受诟病。如今,同样的思路又出现在“开灯”上,将“倡议”异化为必须言听计从的“命令”,撬锁入室,怎能不招来质疑?如此“一刀切”的要求,究竟是基层执法者理解不到位,还是被层层加码了?

从沿街撕春联到撬锁入室,突破边界、简单粗暴的行为,暴露了个别地方执行的任性、以人为本理念的不足。今年央视春晚小品《花架子》,就讽刺了个别地方迎检工作中,对商户的层层加码的现象,有关地方不妨举一反三、照照镜子。

节日氛围可以在灯火通明上,但更在公众心里。今年春节,不少地方表示将“节俭办春节”,有的减少给树木挂彩灯,有的循环使用往年剩下的照明设施,将更多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提供民俗表演等精神文化盛宴,广受好评。群众喜欢的节日氛围,“里子”远远大于“面子”,人心敞亮,城市才能流光溢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