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拼搏挥洒每一刻,为胜利而欢呼,为勇气而高歌......”伴随着《同爱同在》昂扬向上、激情澎湃的旋律,杭州第19届亚运会即将拉开帷幕。历时8年的筹备,期间我们可以看到,这几年杭州借助举办亚运会的契机,大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扮靓美化城市人文环境,品赏宋韵文化,绘亚运美学,连点成线构建15分钟亚运志愿服务圈......由此可见,亚运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盛会,更是一个展示中华文化自信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
透过“亚运之窗”品味诗画江南,赓续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自信”。亚运期间,无处不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大到竞赛场馆、场地设计,杭州奥体中心“大莲花”造型的灵感源于钱塘江水的波动和杭州丝绸的妩媚飘逸,运河体育公园的北场,即“杭州伞”曲棍球场,借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轻巧柔美的特性,与建筑的刚强稳定结合,尽显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小到取材自钱江潮的“潮涌”会徽、融入良渚玉琮元素的“薪火”火炬、呈现杭州湖山景观的“湖山”奖牌和“青花瓷”礼服......都令人津津乐道,留下深刻的印象。文化是精神的载体,当代青年应承担起应有的文化担当,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践中,获取强大的精神力量,将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思想、家国情怀等融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以“青春之音”讲好中国故事,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赓续中华文明的担当与自信。
透过“亚运之窗”涵养人才“蓄水池”,锻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先锋队”。谋事之要在于谋人,党员干部队伍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亚运这条“赶考”路上,街社党组织持续推进党建统领网格智治,划分网格、发动党员、网格员、楼道长、物业、居民代表等结合“先锋领杭”党员双报到等活动,主动聚焦亚运赛事运维、安保维稳、志愿服务等重点领域常态化推行党员“先锋岗”,以红色力量点亮亚运之“光”。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青年党员更应该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积极主动作为,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走稳走实。
透过“亚运之窗”聚力融合创新,传递中国式现代化的“数智”魅力。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如何运用好“数智”红利,突出中国特色,是检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效的关键步骤。杭州亚运会向各国展示了江南水乡风情和古都韵味、“最忆是杭州”的城市魅力,让各国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创造力,更是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将创新科技融入亚运会的各个环节,传递中国式现代化的“数智”魅力。杭州亚运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人人可参与”的方针,上线了“数字火炬”,通过数字化创新探索,让更多人有机会拥有亚运火炬,成为亚运精神的传递者。“智能亚运一站通”作为杭州亚组委推出的一站式数字观赛服务平台,是数字赋能亚运中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为观赛群体提供“食、住、行、票、游、购”全要素智能服务。